其中有一名南京的受害人小李,在某陪玩軟件上認識“女玩家”劉某後,兩人發展成“情侶”關係,之後劉某以索要生活費和報銷路費等由騙取小李7000多元。
而去年戰隊在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奪冠,讓很多連遊戲軟件都沒碰過的中老年人都知道了這個陌生的名字,至於年輕人的花式慶祝就不用多說了。就在這樣的繁花著錦、烈火烹油之際,飯圈那一套“有毒”操作也悄然染指了電競圈。
據《半月談》報道,電競選手偶像化,粉絲飯圈化現象日趨嚴重,互撕、控評、無腦維護等飯圈亂象正向電競領域滲透。一些選手被安排上各種人設,什麽高冷型、暖男型等,粉絲還會憑空給選手“組”、炒話題。而背後的資本也馬上按照娛樂圈搞過的“成熟經驗”開始開發針對顏粉、粉的各種周邊產品,製造打投排行榜等。
當然也少不了各家粉絲之間的罵戰,使得原本遊戲中的常規操作也被解釋出很多莫名其妙的“陰謀論”。當然,飯圈最喜歡的跟機、接機那一套也毫無意外地出現了。
官博在今年1月1日發微博專門怒斥了粉絲的這種行為。
為了抵製這種愈演愈烈的亂象,1月14日,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發布《上海電競陽光倡議》,要求電競選手們“在行動上更敬業,在行為上更職業,在行事上更專業”,“遵守法規紀律,保持底線思維,提高風險意識,專注行業發展。因此,甜美的聲音和高超的聊天技巧,成了女陪練師吸引長期客戶的法寶。
“她們會用各種技巧吸引客戶,有經驗的女陪練師月入3000元以上不稀奇。”張俊說,有的網店規模比她大,每月光提成就過萬元。
27歲的網遊女陪練師多多(化名)聲音甜美,深受客戶喜歡。今年10月24號,多多偶然發現,自己的兩名男客戶竟是同事,讓她感到尷尬無比。
(作者:希洪外圍伴遊)